中医学在病人的饮食禁忌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并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根据中医文献记载,古代医药学家把患病期间所忌食的食物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总结。中医所指的饮食宜忌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饮食宜忌概念涉及到食物与体质、地域、季节、年龄、病情,以及饮食调配、用法、用量等方面。而狭义的饮食宜忌概念仅包涵饮食与病情方面的禁忌。 ( 一 ) 依据病症属性确定禁忌 机体患病有寒热之分,治病用药就有散寒、清热之别。故患寒性病证者当禁食凉性食物,如生冷水果、萝卜、竹笋、 菜瓜、绿豆芽等蔬菜及清凉饮料;患热性病证者当禁食热性食物,如酒、葱、姜、蒜及牛肉、羊肉、鹅肉等。病症表现有虚实的不同,治病用药就有补虚和泻实的区别。虚证病当忌食具有消削、攻克的食物,如芊类、瓜、豆等;实证病当忌食有滋养、补寒等阻碍邪出的食物,如肥腻的肉类,收涩的酸果类,壅滞的瓜、豆、果仁等。 1 .阴虚证者 忌用温热性质的药膳,以免更伤阴液。阴虚证的主要表现:午后潮热、颧红、盛汗、口干咽燥、手足心热、形体消瘦、目涩耳鸣、腰腿酸软、舌光红、脉细数。 2 ,阳虚证者 忌用寒凉性质的药膳,以免更伤阳气。 阳虚证的主要表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口淡不渴、疲乏无力、少气懒言、头眩嗜睡、自汗.水肿、尿清便溏、舌淡胖嫩、脉弱。 3 .温证者 忌用滋腻性质酌药膳,以免助温生痰。温证的主要表现:头重而昏,胸闷,腹胀,肢体沉重酸困,甚至水肿,小便浑浊,大便溏泄,妇女带下,舌苔厚腻,脉濡。 4.热证者 忌用温热性质的药膳,以免助热伤阴。热证的主要表现;发热、面红、目亦、口唇干燥、口渴饮冷、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数。 5 .燥证者 忌用燥热性质的药膳,以免更伤津液。燥证的主要表现:唇焦舌燥、咽干、口渴少津或无津、皮肤干燥或枯瘪、小便短少、大便秘结、舌质干红、脉细数。 6 .寒证者 忌用寒凉性质的药膳,以免助寒伤阳。寒证的主要表现: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口淡不渴、手足逆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苍白、脉迟。 7 .实证者 一般不宜食用药膳,以免恋邪不去,延长病程。实证的主要表现:发热、烦躁、气粗、痰多、胸部满闷、腹部胀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涩痛不利、舌苔厚腻、脉实有力。 但是,虚实夹杂者仍可酌情食用恰当的药膳。 8 .表证者 一般不宜食用药膳,以免恋邪不解,延长病程。表证的主要表现: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不畅、头痛、肢体酸痛、苔薄、脉浮。患表证者应待表证解除后再酌情食用药膳。 ( 二 ) 依据临床病情确定禁忌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饮食禁忌,根据医学临床经验,对以下病人提出不同的饮食禁忌 ① 一切病人都须忌生冷食物,如冷水、凉菜、生菜、杏等。 ② 一切病人都须禁忌暴饮暴食,如酗酒、嗜食,食用油滑、腥臊、煎炸等食物。 ③ 食五味不可偏嗜,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④ 身体大虚的病人,忌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煎、油炸的肉类以及腊肉、鱼干、年糕、韭菜等。 ⑤ 发热病人忌辛辣、油腻,如生姜、辣椒、肥肉、酒类等。 ⑥ 虚寒病人忌生冷、寒凉,如冷食、冷菜、生瓜、生果等。 ⑦ 水肿病人,皆忌过量食盐。糖尿病病人忌食糖。 ⑧ 胃病忌食刺激性食物。腹泻忌生冷瓜果。失眠忌饮浓茶及晚饭过饱。 ⑨ 疮痈肿毒病人忌食羊肉、蟹、虾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患病忌口,就是指病情对食物的禁忌。食物各有一定的性味功效,并可以治疗与其对应的病证,而对其他病证则无效,食后甚至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病人应当了解一些基本食疗知识以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凡属性寒凉味苦的食物,易伤阳气,病属寒证、阳虚者禁用;凡属温热味辛之品,易伤阴血,热证阴虚者忌用。凡属有升浮作用的食物,不宜用于病势逆上诸证,如呕吐、喘证、呃逆;凡属有沉降作用的食物,不宜用于病势陷下诸证,如泄泻、脱肛。凡属有破气攻积作用的食物,则正虚病人应当慎用;凡属有补益作用的食物、偏于扶正的补药易于恋邪,则邪实之人应当慎用。如急性炎症、痔血、高热病人,忌辣昧、胡椒、老姜、羊肉、狗肉、烈酒、煎炸品等发火之物;凡属胃寒疼痛、腹泻、哮喘、肢冷病人,忌螃蟹、田螺、西瓜等食物;凡属风湿病、皮肤湿疹、肝胆病病人,忌食发湿、动血、动气之物,如竹笋、芋头、慈菇、胡椒、羊肉、莲子、芡实等;凡属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病人,应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凡属皮肤疾患,应忌食葱、韭菜、大蒜及猪头肉、鱼、虾、蟹;气滞而引起的脑闷、腹胀、两肋胀痛,忌食豆类和白薯等。 ( 三 ) 依据病人体质确定禁忌 不同体质的人,患不同疾病,都有它具体的饮食禁忌。也就是说每个人或每一种病宜吃什么,不宜吃什么。是根据体质与疾病的症状选择食物的,不宜吃什么即忌口,忌口是为了防止和避免病情恶化,或防止进食某些食物发生不良反映的一种措施,中、西医同样都很重视这个问题。 一般情况下,属于热性体质的人,应避免进食温热性的饮食;属于寒性体质酌人避免进食寒凉性的饮食;体质虚弱的人避免使用峻泻之剂,例如,患慢性肠炎疾患的人,因久病而体虚,本应补益而禁泻,但由于偏嗜厚味之品而进食滑肠性酌饮食,或长期服用苦寒清热泻下的药物,不但会加重病情,增加大便的次数,而且还可以变生他病,使体质更加虚弱;属于强:仕体质的人,不可妄施补益之剂,如进补益之品,非但难收补益之功,反而容易酿成大病,医书上讲“常人进食人参、鹿茸以求速补之,反见口鼻出血,甚或卒然发厥”,即指此类之证;患有疖、肿、疮、痈等皮肤病的人,忌食鱼、虾等类带有发性的食物,如不忌口,慢慢可以加重病情。 ① 形体白胖、面色无华、形寒肢冷、唇淡口和等阳虚体质者,应忌苦味、凉寒食物,如菜瓜、竹笋、柿子、石榴等; ② 形体虚弱,口燥咽干、内热便秘、尿黄短少、饮不解渴、少眠心烦等体质者,应忌辛温、辛热食物,如姜、椒、蒜、韭菜和火烤、油炸等; ③ 体形肥胖、中脘痞满、口甜黏、身重如裹、大便不实、口干不饮等痰湿体质者:应忌酸寒食物,如柠檬、酸梅汤、枣等; ④ 肤色晦滞、口唇色暗、眼眶黯黑、肌肤甲错、丝缕斑痕、瘀血体质者,应忌苦、酸、寒性食物,如苦菜、石榴等; ⑤ 面色苍白、气短懒言、乏力眩晕、心悸健忘等气血两虚体质者,应忌苦味、寒凉食物,如槟榔、荸荠等。 ( 四 ) 依据用药性质确定禁忌 凡确定有减低或抵消药效及产生副作用的食物都列入禁忌之例。如:用丹参、茯苓,忌醋;用使君子、土茯苓忌浓茶;用荆芥忌虾、蟹、海鲜;用甘草、苍耳、乌梅、桔梗、黄连忌猪肉;用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用苍术、白术忌桃、李;用薄荷忌鳖肉、鳖甲,忌苋菜,用麦冬忌鲤鱼』服用利尿、退肿药忌盐;服安神药忌浓茶;服止咳祛痰药忌咸甜食物;服用清内热药忌食葱、蒜、椒、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服用西药也有禁忌。如:服用镇静催眠药、降血压药、降血糖药、止血药、水杨酸类药时忌酒』服用驱虫药时忌油荤;服用洋参、地黄、铁剂、中成补药、催眠药、胃蛋白酶、多酶片忌茶;服用铁剂、四环素、土霉素、利福平、氯霉素、咖啡因忌 牛奶、豆类制品及海带。 ( 五 ) 依据不同年龄确定禁忌 近年来,在儿章和老年人营养方面所出现的偏差,归结一点,也是对其饮食在年龄方面的宜忌注意不够。 中医主张,不同的年龄,饮食的宜与忌各不相同。中医认为,儿童是体质娇嫩、纯阳之体,应忌食辛热、补气、温里、助阳的食品和补品。婴幼儿常因饮过量牛奶,吃过量巧克力、人参糖、鱼、肉、蛋、禽等食品而导致肥胖病,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乃至发生内分泌紊乱。中医认为,一般老年人的体质“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临床多表现为口千、舌燥、口渴、眩晕、面赤、烦躁、性急、肢麻、身颤、便秘等。调养也应多食清淡食品;如需补益,也宜进食平补、清补之品,如乳、蛋、豆制品等。羊肉、狗肉、海虾、鹿胎、鹿茸、人参,以及各种“鞭酒”对无特殊病症的老年人均为禁忌之例。 西医同样要求某些病人忌口。如患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皮炎、疮疖的病人,在服药时,不要吃“发物”,如羊、鱼、虾、蟹等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中含有异种蛋白,部分病人对它特别敏感,吃了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加重病,隋。又如高血压、血管硬化、冠心病等病人要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等,以减少胆固醇的摄入量等。 ( 六 ) 依据地域气候确定禁忌 根据气候地域的不同,其饮食宜忌一般认为:居住在高寒、寒湿地区者,以多食辛温、辛热、助火、补阳类食物为宜,如花椒、辣椒、羊肉、狗肉等。而寒凉食物,如莜麦、荞麦、苦瓜,以及冷饮、冷荤等则为忌。居住在温热、湿热地区者,以多食辛凉、甘凉、甘寒、清凉降火性质的食物为宜,如水果、蔬菜、冷食、冷饮、冷荤、河产品、海产品等,而辛辣、助火、补阳类食物则为禁忌。 祖国医学也早已注意到过分强调忌口,可能引起营养不良,因此,主张忌口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选声。如金代医家张从正已认识到过分忌口的不对,在其所著《儒门事亲》一书中曾记载一例久泻病人,给服羊肝而愈,他认为病人的高度消瘦与病情迁延难愈是”忌口太过之罪也”。清代叶桂也说过:“食入自适者,即胃喜为补”。都是主张灵活掌握饮食宜忌的实例。
|
上一篇文章: 白血病的食疗原则 |
下一篇文章: 摄入食物要节制有度 |
友情提示:
为了方便患者及又需要的人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中国中医中药孔氏特效验方馆特别开设专家免费在线咨询服务,由各科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病情提供最专业治疗方案,并为您的隐私保密。如需帮助,您可以点击专家在线咨询QQ:133010517 139010517,与权威专家在线交流。如果您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直接拨打专家热线:0431-81234911咨询,专家会给您提供最专业的解答和治疗方案,帮助您尽早康复! |
|
|
专家咨询QQ:133010517 139010517 健康咨询热线:0431-81234911 专家咨询专线:189-4318-0107 |
|
从医50载,孔彪儒教授
杰出贡献之白血病康复汤 |
孔彪儒,我国著名中医教授,从医50年救人无数。借鉴祖辈世代行医治病经验,再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经过不断研究—试验—提高—完善,呕心沥血研制出数十种难治愈好复发的疑难疾病特效验方。针对血液疾病总结出了白血病发病的四字规律" 湿" 、" 热" 、" 毒" 、" 虚" 。据此认识,经过反复验证,孔彪儒教授针对病因采用燥湿、利湿、清热、解毒、排毒之名贵中草药,达到改变人体内环境,清除骨髓内毒素之目的,使造血功能得以恢复。从而使白血病从根本上得到有效治疗。
白血病特效验方“双莲抗白汤”能够真正达到减少痛苦、减轻症状、提高生存质量、有效抑制复发 ......
>>了解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