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状】
术品为黄色细粉,质轻松,易飞扬,手捻之有润滑感,入水不沉。无臭,味淡。
以色鲜黄,润滑感强,纯净者为佳。
【药理作用】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蒲黄提取液对离体兔心有明显增加冠脉流量的作用。蒲黄水煎剂及以蒲黄为主的复方心舒Ⅲ号水煎剂均可使金黄地鼠夹囊微循环小动脉血流速度加快、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对心肌微循环也有改善作用。蒲黄提取物对离体蛙心、兔心有可逆性的抑制作用,高浓度时使心脏停搏于舒张状态;并有降低家兔血压的作用。蒲黄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蒲黄中所含的槲皮素(亦是胆碱脂酶抑制剂)有关。长苞香蒲花粉中的异鼠李甙凰有提高心肌cAMP水平的活性。
2.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蒲黄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是对不同环节的综合作用所致。蒲黄除可使急、慢性高血脂症家兔血清总胆固醇(TC)降低外,还可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一C)升高、前列环素(PCI2)显着下降,血栓素A2(TXA2)/PGI2升高,使两者比值维持正常。体外实验发现,蒲黄兔血清能明显促进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合成PGI2,而对脂质过氧化物的产生则无明显影响。蒲黄的降血脂作用还与其激活巨噬细胞功能有关。临床双盲法观察发现,蒲黄有良好的降低总胆固醇、升高HDL-C、降低血小板粘附和聚集性的作用(比 300mg/d 阿期匹林效果好);同时对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并能抑制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蒲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及槲皮素均对降血脂和防治粥样硬化有效。含黄酮类的蒲黄组分FⅣ(含烃、碳水化合物的固醇类物质)有强烈的刺激猪动脉内皮细胞产生PGI2和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的作用,同时抑制ADP诱导血小板聚集。蒲黄中的活性成分三十一烷醇-6 有降甘油三脂的作用;B-谷甾醇及其棕榈酸酯是降胆固醇的有效成分;B-谷甾醇棕榈酸酯还可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此外,B-谷甾醇葡萄糖甙、异鼠李素-3-O-a-L-鼠李糖(1→2)-B-葡萄糖甙、及槲皮素-3-O-a-鼠李糖基-B-葡萄糖甙可分别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的多种环节。说明蒲黄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为各种有效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
3.对凝血过程的影响:蒲黄对凝血过程的影响结果报道不一。早期研究认为,蒲黄能使家兔血小板数目增加,凝血酶元时间缩短,有明显缩短血液凝固时间的作用。蒲黄熟用炒炭,可增加止血作用。其原因之一可能是蒲黄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槲皮素等)在一定温度下转化为具有止血作用的鞣质。但也有报道,蒲黄炒焦后,其止血作用与生蒲黄相比无显着性差异。
4.对子宫及肠道平滑肌的作用:50%蒲黄注射液对豚鼠离体子宫和家兔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小剂量使规则子宫收缩稍有增强,大剂量时子宫兴奋作用明显增强,呈不规则和痉挛性收缩。Ip2-3g/kg,对豚鼠、小白鼠中期引产有明显效果。其机制可能与直接增加子宫收缩和止血作用有关。蒲黄提取物可增强离体兔肠的蠕动,该作用可被阿托品阻断。蒲黄所含异鼠李素对小鼠离体肠管有解痉作用。蒲黄水溶性部分可用于治疗与免疫过敏及感染有关的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还可预防动物肠粘连的形成。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长苞香蒲可使大鼠胸腺、脾脏明显萎缩,免疫应答反应受到抑制,而大剂量时又可使巨噬细胞功能显着增强,并有提高胸腺、脾脏cAMP含量的趋势,这似说明香蒲花粉具有双向调节作用。32例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类患者po同时保留灌肠蒲黄水溶部分,给药后,患者补体C3上升至正常,免疫球蛋白均下降,其中IgG下降至正常,临床症状改善,其作用似与调整免疫功能有关。
6.其它作用:蒲黄水溶部分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弗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史密氏痢疾杆菌及2型副伤寒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槲皮素也具有抗菌、抗过敏、解痉等作用。蒲黄粉外敷治疗外伤性头部水肿3天平复如初。包括蒲黄在内的花粉对机体影响是非特异性的,可促进生长、提高机体运动能力、改善记忆功能、延缓衰老,可使机体在不利条件因素下所出现的生理及生化上的变化转向正常或趋向正常方向发展,是一种优良的致适应剂。。蒲黄能活血祛瘀,常用于血瘀经痛,产后恶露不下,血瘀腹痛。近代临床报道用于冠心病有效,对合并血脂高者也有一定降脂作用。单味蒲黄对降低冠心病人胆固醇和血小板粘附率有较好的作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尿、便血及咳血、鼻衄,有减少出血的作用。临床认为对产后子宫的收缩作用,较益母草为佳。
【毒性】
蒲黄毒性较低,小鼠ip LD50 为35.57g/kg。蒲黄可引起豚鼠过敏,试管试验有溶血作用。还可使小白鼠红细胞及白细胞总数减少。本品虽无明显副作用,但可收缩子宫、故孕妇不宜服用。服用生蒲黄常致胃部不适,食欲减退。
【性味】
味甘、微辛;性平
【归经】
肝;心;脾经
【功能主治】
止血;祛瘀;利尿。主吐血;咯血;衄血;备痢;便血;崩漏;外伤出血;心腹疼痛;经闭腹痛;产后瘀痛;痛经;跌扑肿痛;血淋涩痛;带下;重舌;口疮;聤耳;阴下湿痒
【注意】
1.孕妇慎服。
2.《本草衍义》:不可多食,令人自利,不益极虚人。
3.《品汇精要》:妊娠不可生用。
4.《本草经疏》:一切劳伤发热,阴虚内热,无瘀血者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