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发生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长期持续的高血压状态,因此,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对高血压的治疗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未发生前,就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治疗高血压. 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应根据分级治疗的原则,选用合适的降压药和其他非药物治疗措施.使血压控制在较适宜的水平,避免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以防发生心力衰竭.对于继发性高血压,要针对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采取降压措施,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和延缓心脏病发生.对于已发生高血压性心脏病,而心脏功能处于代偿期,要避免能增加心脏负担的因素,如体力劳动,高盐饮食,上呼吸道感染,烟酒及精神刺激等;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处于失代偿期,已发生左心衰竭者要积极治疗心力衰竭,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予以扩血管药物,利尿,强心治疗.心力衰竭纠正后,血压要保持在可控制的范围内.若患者呈现心肌收缩力低下或反复发生心力衰竭者,可用地高辛维持量口服治疗,同时治疗各种合并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防止心力衰竭复发. [1] 生活护理: 预防常识: 1.本病是由血压长期升高导致心脏后负荷过重所诱发的心脏损害.长期系统的降压治疗能预防本病的发生,发展.2.长期,正规的抗高血压治疗能使肥大的心脏的损害程度改善,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形态.单纯强调降压目的,忽视心脏保护的治疗方案是不全面和不科学的. 高血压为什么会导致心衰? 高血压时由于动脉血管压力过高,阻碍心脏泵出血液,心脏长期高负荷工作就出现了心肌肥厚和僵硬度增加,最终导致进入心脏的肺静脉血受阻,形成肺淤血.心肌肥大时需氧量增加,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常导致心衰发作. 由此可见,高血压与心衰(特别是左心衰)关系密切,是损害心脏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的主要疾病之一.由高血压引起的心衰的临床特点如下: 由于左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可导致肺淤血,主要表现为: 1) 出现疲劳,气喘,心悸,咳嗽,咯血等症状; 2) 平卧时出现气急,坐起后即好转; 3) 活动量不大,但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可在睡梦中惊醒. 左心衰竭常可累及右心室功能下降,形成全心衰竭,主要表现为 1) 紫绀; 2) 颈静脉明显充盈; 3) 右上腹疼痛,并有肝肿大; 4) 双下肢浮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浮肿; 5) 少尿,多出现于心衰失代偿期; 6) 中老年人常出现脑血管疾病. 孔氏验孔氏特效验方馆的高心康复汤 方馆400免费咨询热线:400-621-0517 孔氏验方馆专家在线咨询QQ:133010517 139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