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 名:水花(《本草拾遗》)、海石(《丹溪心法》)、水泡石(《东医宝鉴》)、浮海石(金玉揪药解》)、浮水石(《医林纂要》)、羊肚石(《药材资料汇编》) 处方名:海浮石、浮石、煅浮石 处方中写浮石、海浮石、浮海石均指生海浮石。为原药去杂质,晒干敲碎成小颗粒入药者。煅浮石又称煅海浮石。为净海浮石放砂罐内,置炉火中烧透,取出放凉入药者。 商品名:石花:又名海石花、浮海石、海浮石、黑浜珊瑚。为动物脊突苔虫或瘤苔虫的干燥骨骼,为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物。主产于广东、福建、浙江等南方沿海地区。浮石:又名岩浮石、海乳石、大海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形成的多孔状石块。主产于山东、辽宁、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均以味咸、质轻、能浮于水面者为佳。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①浮石 全年可采,以夏季为多。自海中捞出,晒干。②脊突苔虫、瘤苔虫的骨胳6~ 10月间自海中捞出,用清水洗去盐质及泥砂,晒干。 生药材鉴定:①浮石 为不规则的块状,大小不一,通常直径2~7厘米,有的可达20厘米。表面粗糙,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细孔,灰白色或灰黄色。质硬而松脆,易砸碎,断面粗糙有小孔,有的具绢丝样光泽或无。体轻,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弱,味淡。以体轻、灰白色、浮水看为佳。产广东、福建、山东、辽宁等地。②石花(《本草衍义》) 为脊突苔虫或瘤蔷虫的骨胳。一、脊突苔虫骨胳呈珊瑚样不规则块状,略作扁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不一,直径 2~5厘米。灰白色或灰黄色。基部略平坦,另一面多突起,作叉状分技,中部交织如网状。叉状小枝长3~5毫米,直径约2毫米,先端多折断,多数完整者呈钝圆形。质硬而脆, 表面与断面均密具细孔。体轻,入水不沉。气微腥,昧微威。二、瘤苔虫的骨胳为不规则块状, 直径l~3厘米,多为碎块。表面灰黄色或灰黑色。珊瑚状分枝短而较粗,直径约4毫米。先端钝圆,极少折断。气味同上。显微鉴定: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见有火山碎屑结构,此晶屑、晶斑具斜方辉石、中性斜长石和石英的光性特征。基质为火山玻璃(近95%)。呈团粒结构,气孔构造。一般多为负突起。无干涉色。 中药化学成分:浮石化学组成有颇大的出入。一般是由铝、钾、钠的硅酸盐所成,亦即以 SiOz为主要成分的类似玻璃组成的矿物。 因多采自海水,则亦可能含有氯、镁等海水中存在的物质。石花主要为碳酸钙,并含少量的镁,铁及酸不溶物质。L个分析例为: CaO47.81%, MgO3.65 %, FE0.15%,SiO:1.61%,湿气1.01%。由 Porite astreoides所成的石花,分析 l 例为: CaO53.84, MgO0.18, SiO20.02,灼热减量44.98%。以上2例,设以 CaO 全部为碳酸钙 ,则CaCO:含串顺次为8县及96%。主含钾、钠、钙、镁、铝、铁的硅酸盐,其组成可表示为xSiO2·yNa2O·zK2O·lCaO·mMgO·nAl2O3·kFeO·pFe2O3·qH2O等,即火山玻璃,约占本品的95%,尚存在少量晶质硅酸和硅铝酸盐及石英,因本品出自火山,采自海水,故含有众多的微量元素。
|
上一篇文章: 甘草鉴别 |
下一篇文章: 茯神鉴别 |
友情提示:
为了方便患者及又需要的人更好的了解所患疾病相关信息,中国中医中药孔氏特效验方馆特别开设专家免费在线咨询服务,由各科权威专家在线为您解答相关疾病问题,根据病情提供最专业治疗方案,并为您的隐私保密。如需帮助,您可以点击专家在线咨询QQ:133010517 139010517,与权威专家在线交流。如果您有什么疑问也可以直接拨打专家热线:0431-81234911咨询,专家会给您提供最专业的解答和治疗方案,帮助您尽早康复! |
|
|
专家咨询QQ:133010517 139010517 健康咨询热线:0431-81234911 专家咨询专线:189-4318-0107 |
|
从医50载,孔彪儒教授
杰出贡献之治咳愈喘汤 |
孔彪儒,我国著名中医教授,从医50年救人无数。借鉴祖辈世代行医治病经验,再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数十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经过不断研究—试验—提高—完善,汲取祖国医学精华,抓住整体根源调治,治病求本,治本清源的整体观念,耗费毕生精力,根据气管炎、哮喘、慢性咳嗽的根本病因,创造性提出治咳喘十二原则: "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益气、补肾 ",在此基础上将每味中药用现代药理研究方法,最终研制开发出高效、扶正固本的治咳愈喘汤,服用者三个月可获痊愈,5年内无复发记录,如今孔彪儒教授将验方无偿公布出来救死扶伤,成为当世佳话。 |
 |
 |
暂未有新帖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