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种中文名:黄独 种拉丁名:Dioscorea bulbifera Linn. 种别名 :黄药子、零余子薯蓣、雷公薯 科中文名:薯蓣科 科拉丁名:Dioscoreaceae 属中文名:薯蓣属 属拉丁名:Dioscorea 海 拔:near sea level to 2300 中国植物志:16(1):088 英文植物志:24:287 形态特征:多年生缠绕草本。地下导体茎球形或逐年增大为圆柱形,外皮棕黑色,密生须根。茎圆柱形,平滑,淡绿色,稍带红紫色;叶腋内常生球形或卵圆形珠芽(或称零余子),大小不一,外皮黄褐色。叶互生,心状卵形,长7-15厘米,宽6-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心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叶脉明显,7-9条,基出;叶柄基部扭曲而稍宽,与叶片等长或稍短。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腋生;雄花序纤弱,1-5条,下垂,长3-10厘米,花被6片,披针形,雄蕊6枚,花丝甚短;雌花序长10-25厘米,下垂,。雌花直立,退化雄蕊6枚,子房下位,3室,柱头不规则2-3裂。蒴果下垂,长圆形,有3翅,3瓣裂。种子菱形。呈镰刀状,褐色,有膜质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 境:山坡、沟边、路旁或灌木丛中 繁殖方式:种子 药用部位:块茎 药用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咳平喘 药用主治:甲状腺肿、吐血、咯血、咳嗽气喘、百日咳等。 习性:黄独属于多年生草本野生藤蔓植物。块茎卵圆形或梨形,外皮紫黑色,密布须根,茎左旋,单叶互生,广心状形,长约13-15厘米,宽约10-20厘米,基部宽心形,先端长尾状,叶全缘,单性花,雄花序穗状下垂,丛生于叶腋、花小密集,浅绿白色;雌花紧贴中轴,茎中结有若干卵圆形小球,似山药豆。它的花色,花姿貌不出众,因此,未被人们注意。但笔者多年栽培观察它有四个突出的优点。一是生长快,在露地致缠绕棚架可达20余米,家庭阳台盆栽可达10余米,室内营养钵培一栽年可达3-4米。二是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盆土十分干旱和块茎放在水中,仍然能顽强的生长。三是耐阴能力特别强,从春季到冬季,一直放在室内,虽然长期没有阳光照射,仍然叶绿藤鲜。四是栽培简便。只要盆土湿润,每年施2-3次氮肥,每次用30-40粒尿素颗粒,生长更为旺盛。块茎越大生长越旺。这种野生藤蔓植物,用于家庭内绿化装饰不占地方,小花盆放在柜子顶上自上而下茎叶下垂,着绿添彩,使室内显得清静雅致。
|